綠茶一般指山茶科山茶屬植物,是一種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主要利用部位為葉和芽,由于綠茶沒有經過發酵,保留了鮮葉的天然活性物質,含有茶多酚、兒茶素、葉綠素、咖啡堿、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多數研究認為,綠茶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舒緩情緒、抗癌、殺菌及消炎等生理功效。
綠茶加工的基本流程一般為鮮葉→攤放→殺青→揉捻→干燥,將采摘來的鮮葉經高溫殺青,殺滅了各種氧化酶,然后經揉捻、干燥能保持茶葉的綠色。其中,殺青是鮮茶加工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環,目前,我國主要采用的殺青方式有熱風殺青、滾筒殺青、蒸汽殺青、鍋炒殺青、微波殺青等。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綠茶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及投資規劃研究報告》
綠茶在我國茶葉產量中占據絕對優勢,位居六大初制茶之首,2019年中國綠茶產量達177.28萬噸,同比2018年增長了2.9%,占國內茶葉總產量的63.5%。
伴隨著國內茶葉消費總體增長趨勢,我國綠茶內銷量呈現逐年增長,2019年中國綠茶內銷量達121.4萬噸,同比2018年增長0.69%,內銷總額1596.74億元。但綠茶內銷占國內茶葉內銷總量的比重則呈現下降趨勢,2019年中國綠茶內銷量占比約為59.9%,與2018年的63.1%相比下降約3個百分點。
綠茶是我國第一大出口茶類,2019年中國綠茶出口量、出口金額及出口單價均呈現增長態勢,2019年中國綠茶出口數量達30.39萬噸,同比2018年增長0.34%,占出口總量的82.9%;出口金額13.18億美元,同比2018年增長7.8%,占出口總額的65%,綠茶出口地位穩固。
從出口均價來看,綠茶作為大類商品,2013年以來出口均價穩中有升,2019年中國綠茶出口均價約為4.34美元/千克,與2018年相比上漲7.4%。但總體來看,2019年茶葉總出口均價為5.51美元/千克,同比增長13.14%,綠茶出口均價及增速均低于茶葉總出口的水平,綠茶市場呈現以低端為主但出口穩定的現狀。
綠茶的生產消費在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占有重要地位,無論是從文化傳統還是健康膳食角度,對其質量品質、功能性成分和安全性評價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義?,F階段中國茶產業仍處在傳統加工手段與現代化工藝并存階段。生產加工環節,手工工序和自動化設備各有所長,且存在以手工古法為賣點的消費概念;因此在對綠茶的品質及安全性評價的分析測試中,無論是儀器分析測試能力還是檢測的前處理手段都面臨更多復雜的技術挑戰。
我國是一個綠茶出口大國,卻不是綠茶出口強國,我國很多出口企業并沒有注重綠茶出口的品牌,綠茶出口很多都是以一種散裝的原材料出口,在綠茶對外貿易環節中,也主要以散裝為主進行交易。雖然綠茶總產量很高,但是規?;潭刃?,市場競爭無序,在國際市場出口中,我國的綠茶個體企業很多,但是沒有形成一個集群。
由于我國的生產較為粗糙,加工技術低,導致我們對外出口的綠茶面臨著低質低價的問題。銷量雖然巨大,但是利潤卻不高。隨著國際市場的進一步深化,不管是銷往國外還是銷往國內的綠茶,都應該保證自身的質量與品質,應提高出口茶葉質量,增加高附加值茶葉和高檔茶出口,減少低檔茶出口,逐步提高小包裝茶葉在出口茶葉中的比重,實現茶葉出口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