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可以說是茶葉之首了,乾隆一句,龍井便名垂千古,但肯定也不是名不符實。之前也常聽到說“???這個是綠茶啊”這類話,就對綠茶的品類很不清晰,所以這次就來介紹一下綠茶有哪些品類,每個品類中哪些品牌的綠茶值得買。
綠茶,是六大茶類之一,是采取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酵,經殺青、整形、烘干等工藝而制作而成。其制成品的色澤和沖泡后的茶湯較多的保存了鮮茶葉的綠色格調。綠茶可以說占據了茶品類的大半江山,十大名茶每一次評選,綠茶占比都有百分之五六十。
綠茶因其制作工藝不發酵,所以含有的茶多酚、兒茶素等營養成分更多,提神、防輻射的作用好一些,所以綠茶也是辦公室常備茶首選。
炒青綠茶:指在干燥過程中受到的作用不同,形成長條形、圓珠形、扇平形、針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狀,也稱長炒青、圓炒青、扁炒青等。
烘青綠茶:指用烘籠進行烘干,烘青毛茶經再加工精制后大部分作熏制花茶的茶坯,香氣一般不及炒青高,外形可分為條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針形茶等。
蒸青綠茶:指用蒸汽量來破壞鮮葉中酶活性,形成三綠品質(干茶色澤深綠,茶湯淺綠和茶底青綠)但沒有鍋炒殺青綠茶那樣鮮爽,香氣較悶帶青氣,澀味較重。
曬青綠茶:指用日光進行曬干,曬青綠茶以云南大葉種的品質最好,稱為“滇青”還有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主要產于杭州西湖一帶,歷史悠久,乾隆游覽西湖時曾贊譽過西湖龍井,享譽至今。
龍井劃分非常細,分一級產區和二級產區,一級產區包括傳統的“獅(峰)、龍(井)、云(棲)、虎(跑)、梅(家塢)”五大核心產區,二級產區是除了一級產區外西湖區所產的龍井?!蔼{”字號為龍井獅峰一帶所產,“龍”字號為龍井、翁家山一帶所產,“云”字號為云棲、五云山一帶所產,“虎”字號為虎跑一帶所產,“梅”字號為梅家塢一帶所產。
龍井茶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著稱于世,素有“國茶”之稱。外形似碗釘,光扁平直,色翠略黃呈“糙米色”,滋味甘鮮醇和,香氣優雅高清,湯色碧綠清瑩,葉底細嫩成朵。香氣濃郁持久,有豆香、清香、栗香、花果香、蘭花香等工藝復雜,屬特種扁炒青,多為手工炒制。
信陽毛尖非常注重采摘芽頭,芽頭占比量非常高,葉子相對較少。雖然都有“毛”字,但是毛尖相對于毛峰來說,干茶上的茶毫要更多,沖泡之后茶湯會顯得比較渾濁,不會像毛峰那么透亮,這也是正?,F象。
文新是信陽毛尖的代表性品牌,高端的價格非常昂貴,但是也有不少性價比不錯的口糧茶。這款文新的信陽毛尖,采用的基本上也都是比較嫩小的芽,沖泡之后,尤其是茶葉泡開之后觀感不錯,不凌亂,茶毫豐滿,香味上個人感覺是一種比較悠揚的嫩香味,喝起來鮮爽感尚可,有回甘,性價比不錯,基本上沒有什么坑。
相對于龍井而言,黃山毛峰的性價比就要高得多了。雖然同為十大名茶,也是名優綠茶的典型代表,黃山毛峰整體上價位要實惠得多,性價比是非常高的。黃山毛峰屬于烘青綠茶,最大的特點在于鮮爽感與醇厚甘平衡得剛剛好。
茶湯清涼,芽頭細嫩,干凈,新鮮,聞起來就是鮮濃的新茶清香, 色澤明亮,香味栗香帶蘭香,鮮爽感十足,回甘很明顯,不苦不澀。聞起來是醇厚濃郁和清新感并存的享受,泡開之后聞就是滿滿的春天感。這一點跟龍井也不同,龍井香味濃郁,但缺少了點兒葉生華毛峰的這點兒清新,這也是我如此喜愛一杯香毛峰的最主要原因。
六安瓜片跟以上三種一樣,也屬于名優綠茶,十大名茶之一。其他種類綠茶大多都會以芽多為優,六安瓜片卻單獨只采葉片,不采芽,而且會去梗,僅留葉片。也屬于烘青綠茶。
最好的六安瓜片來自于安徽六安的蝙蝠洞,蝙蝠洞周邊產區的茶葉品質也很不錯,而且相對來說性價比會很高。制作過程中去掉芽,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青氣產生,去掉梗子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去除苦澀口感。六安瓜片一般采摘于清明節左右,茶葉的醇厚程度尚可。
徽將軍相對于另外幾個大品牌來說,性價比會高不少?;諏④姷膬r位都可以作為口糧茶,品嘗過幾個不同產品,這款特級雨前茶總體來說會更好一些。價格適中,茶香方面做的還是不錯的,清香撲鼻,口感上也確實沒有什么苦澀味,不過不能泡時間太久,如果太久了,還是會有比較明顯的苦澀感的。
想必很多人與我一樣,對碧螺春的熟知來自于還珠格格。很多地方都盛產碧螺春,但是我們平日說到的作為十大名茶或者名優綠茶的是江蘇蘇州太湖洞庭山碧螺春,這一點大家在選購的時候要注意分辨一下。之前不小心買過一些別處產的,那叫一個苦澀,估計都是非常廉價的茶葉制成的。
碧螺春最大的特色在于獨特的花果香,因為蘇州洞庭山核心產區的茶園基本上都是茶園和果木園混著種,天然沾染上了這種花果香的氣息,不過話說回來,真想體驗到這種香味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一般只有很高端的茶才會有。
相對于中華老字號三萬昌,我更推薦碧螺牌,也就是東山茶廠的茶。價格跟三萬昌差不多,有很貴的茶,也有性價比比較高的。自己喝的話,我推薦他們家特級二等明前茶,茶毫是非常豐富的,泡開之后也都是非常細嫩的芽葉,美觀程度不錯。茶葉我沒有聞出什么特別的花果香,但是正常的栗香還是很醇厚的,口感鮮爽,不苦澀。
太平猴魁相對上面幾種名茶來說要稍微小眾一些,產自于安徽黃山太平,葉子非常大,一片葉子7-10cm左右,泡一杯,用20根葉子就可以了。太平猴魁購買的時候我個人感覺是坑最多的一種茶,且不說大量機制茶冒充猴魁,就但是真正的手工捏尖太平猴魁,不同品牌、不同價位的品質差異都是天壤之別。太平猴魁好壞不是特別好辨認,因為基本上看相上一模一樣,不像毛峰等茶從外觀就能看出個一二。好的猴魁味道是比大部分綠茶都棒,差的猴魁真是一言難盡。
貢苑的猴魁給我最大的驚喜在于茶葉鮮爽回甘的同時,也是足夠醇厚的,正常沖泡,既有明前茶的那種鮮爽感、春天感,也有雨前茶的濃郁醇厚,讓人回味無窮,可以說是很好的結合了綠茶該有的優點。
安吉白茶屬于新晉網紅吧,這幾年來名氣越來越大,我在很多年以前就喝過。當時覺得淡如白開水,所以一直不太喜歡就放棄了。今年看了很多大佬們對于安吉白茶的介紹,尤其是關于其超高的氨基酸含量和“鮮如雞湯”的描述,又動心嘗試了一下。
嘗試的是這款宋品的白茶,價格比較適中,并不會過于昂貴,品質上來說比我之前那次喝的安吉白茶要有質的提升。
不得不說,安吉白茶的鮮爽感確確實實是沒有任何其他綠茶可以比擬的,這款安吉白也是如此,幾乎沒有任何苦澀的味道。但是安吉白茶不醇厚,沒有什么茶味的特點也是不得不承認的。這種茶跟其他綠茶的差別比較大,非常適合作為日常飲用中的調節,如果作為口糧每天喝,不一定能讓很多人習慣。但是作為調節用茶,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安吉白平常的種類不多,宋品是我嘗試過的,不錯!
貴州、四川是每年春茶上市最早的地區之一,2月份左右就有大量的春茶上市了。但是都勻毛尖是個特例,每年開采時間跟我國的江南茶區基本一樣,要到清明前后才開采。
都勻毛尖有點兒像是碧螺春和信陽毛尖的結合體。外形卷曲,茶毫豐滿,很像碧螺春,泡開之后都是比較細嫩的芽葉沉入水底,很像信陽毛尖泡開之后的樣子。
都勻毛尖如果要喝,一定要選擇明前茶,西南產區的茶如果采摘時間比較靠后的往往會難免有比較明顯的苦澀口感,明前茶的表現會好很多。
推薦這款貴天下的明前特級都勻毛尖,價格比較適中,作為口糧茶是不錯的選擇,不會有太大的壓力??诟猩硝r爽感還不錯,醇厚感也還可以,回甘倒不是特別的明顯,茶葉的外形總體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茶毫非常豐滿。
江西與安徽、福建相鄰,安徽、福建是我國最大的產區之一,江西自然也是有好茶的,甚至有人會覺得江西的正山小種比福建的正山小種還要正!江西的廬山云霧茶作為綠茶,也屬于我國的名優茶,但是名氣相對于安徽、福建來說要小的多,也因此,性價比就會顯得非常高。這款茶300g才160多元,而且還說是明前頭采,雖然不知道是不是明前頭采,但是品質方面是還不錯的,如果真是明前頭采,那自然性價比是很高的。
這款廬山云霧茶,價格在這里,品質不可能說會有多么多么好,但是相對于這個價格來說已經算是很不錯了,茶毫豐滿,芽葉鮮嫩,香氣也不錯,沒有什么青草氣。
說到川茶,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高端綠茶——竹葉青!竹葉青這幾年特別火,茶葉行業最火的兩個茶葉品牌,這兩年估計就是竹葉青和小罐茶了。竹葉青如果用來送禮,那絕對是個好選擇,收到的人都知道這玩意兒很貴。但是如果自己喝,喝這個茶就太沒必要了。
四川綠茶擅制雀舌,就是那種單獨芽頭的茶,泡出來特別美觀,全部是一顆顆的小芽頭站立在水中,顏色也是鮮綠色,看起來就很高端。不過這種雀舌類型的茶在四川多得是,真沒必要非要買竹葉青。峨眉雪芽基本上看相上跟竹葉青也沒啥區別。
不過喝峨眉雪芽等四川的雀舌類綠茶時也得注意辨別,好的差的差別太大了,別看都是芽,可不一定是春天的芽,可不一定是高山茶的芽,有些雀舌的苦澀味能夠讓人驚訝,我自己就踩過很多次這樣的坑。推薦一個比較靠譜點兒的,泡出來很美觀,口感也還不錯,至少沒有太強烈的苦澀感,香味上還是帶了不少青氣的,價格實惠!
恩施玉露之前是一點兒都不了解,大學在武漢讀的,這種茶在武漢還算有名,有一次跟朋友一起喝了點兒。感覺也還行,但絕對不是我喜歡的范疇之內,可能對于湖北等地區的朋友而言,是有這種偏好的。
恩施玉露屬于蒸青綠茶,這種綠茶在我國基本上已經很少了,倒是現在日本的綠茶還比較廣泛使用這種蒸青工藝,蒸青綠茶的殺青過程沒有經過炒制,而是蒸,我個人感覺茶葉給人的整體感覺上還是有比較明顯的青草氣的。但是也因為這樣,恩施玉露給人的感覺會非常的清爽自然,這種感覺和炒青、烘青都不太一樣,如果能適應,也是一種不錯的感受。
當時喝的茶葉是君青源的茶,后來網上搜索了一下,這種茶價格真的挺便宜的,作為口糧,這個價格是完全沒問題的。
華東地區名茶云集,太平猴魁、黃山毛峰、龍井、碧螺春、安吉白茶等等。相對而言,雨花茶的名氣就小很多。南京其實還是有很多山的,紫金山、老山、牛首山等,所以相應的也就有不少茶葉的生產。雨花茶相對于華東其他幾種名茶來說,性價比顯得會非常高,采用的是正常傳統的炒青綠茶制作方式,茶葉口感等方面都顯得非常中規中矩,以前也不怎么喝雨花,但是因為在南京生活的時間長,不可避免會有所涉及,個人感覺是比不上碧螺春和龍井的,但是同樣是炒青綠茶,人家價格便宜??!如果是想要感受炒青綠茶的高香,又不想付出過高的成本,雨花茶可以試試
常有在說綠茶的功效多好多好,但也不能太過了,過量飲用和飲用的時機不對,都可能適得其反。
有人說綠茶不喝新茶,但其實綠茶就是要新茶,綠茶的保質期短,不像白茶普洱一類,越藏越有價值,綠茶常溫密封下保質期也不過兩年,大多數存儲也都是冷藏,但冷藏拿出來后不及時飲用,基本就廢了。
綠茶太多,估計窮盡一輩子時間也不可能嘗個遍,也沒有太大必要嘗個遍。找到一兩種適合自己的嘗嘗就已經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