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很驚嘆,竟然可以僅憑幾個文字,就把一個著名的歷史文化景點,從江西搬到江蘇。
明明是從高中起就熟讀的《滕王閣序》,它在哪里,這個本是常識,卻在這所國際學院里轉了個彎,和大家開了個國際玩笑。
至于對其中的內容,壓根就沒有審核,因為他也覺得不會有錯,抱著“怎么可能有人不知道滕王閣在哪里”的想法。
但如果是受眾面極其廣泛的,代表著權威和信用的賬號,一旦喪失威信,追悔莫及。
有的新茶友,在眾多的信息中,迷失在了春白茶和綠茶的世界里,分不清誰是誰。
借此機會,詳細地給列位看官說一說,春白茶和綠茶的工藝、長相、香氣、滋味、儲存、沖泡等方面,到底有哪些不同特征。
采摘下來后,通過高溫殺青,IM電競來抑制茶多酚的氧化,順便去除掉茶葉中的青味,促進良好香氣的形成。
綠茶的制作工程,并不算太復雜,殺青就是最關鍵的工序了,對綠茶的品質起著決定性作用。
正因如此,胃弱的茶友一旦喝多了綠茶,偶爾會感到茶多酚對胃黏膜的刺激感,從而覺得不舒服。
白茶當中的茶多酚會隨著歲月的沉淀,減少、轉化為別的新物質,漸漸地,不再有刺激胃黏膜的尖銳感。
這就是為什么,綠茶最好一年內喝掉,時間長了,鮮爽感會逐漸氧化消失,白茶則可以長期存,越陳越香。
比如,杭州西湖的龍井綠茶,是扁形的,整體光滑挺直;洞庭碧螺春是卷曲成螺的;信陽毛尖是細、圓、光、直的;太平猴魁是兩葉抱芽的扁平狀……
白毫銀針,是以芽頭為主的白茶,芽頭肥壯、白毫濃密,看起來是個毛茸茸的針形,粗壯直挺。
沖泡以后,芽葉連枝的形態,在水中徐徐綻放,葉片細如柳葉,襯托著中間的芽頭,仿佛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
從整體上來看,壽眉的體積最大,由于葉片寬闊,茶梗明顯,加工完成后顯得格外蓬松。
而清香、草香、蘭香等,通常是一種清嫩的花草香,在普通茶客的鼻子里,就是一股純凈的茶香。
往年的春白茶,拿春壽眉為例,聞香喝湯時,腦海里瞬間會閃過幾十種花的名字,粗略說來,有晚香玉、廣玉蘭、梔子花、緬因花、茉莉花等等。
選擇不吸香也不吸味的白瓷蓋碗,能把茶湯的每一沖香氣,每一個層次,都原汁原味地呈現出來,給眾人品嘗。
尤其是在秋冬季節,煮茶是很多茶客都喜歡的一種形式,不僅有意境,也解放了雙手。
特別是喝了很多年綠茶,而從來沒喝過白茶的朋友,入口的一瞬間,就像是回到了過去的場景,似曾相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